犯罪同時性原則

Guest
犯罪同時性原則指的是在犯罪構成要件的客觀部分實現之時,其故意也必須存在,且相應行為具有違法性與罪責。

以下是對犯罪同時性原則的更詳細解釋:
  1. 定義:犯罪同時性原則,也稱為同時存在原則或同時原則,是指行為人實現不法構成要件時,應同時存在罪責。
  2. 應用範圍:犯罪同時性原則主要適用於故意犯罪,即那些要求行為人有故意或主觀上的違法意圖的犯罪行為。
  3. 意義:犯罪同時性原則的存在是為了確保犯罪行為的故意和違法性同時存在,以便對行為人進行合理的定罪和處罰。
  4. 例子:舉例來說,如果某人故意殺害他人,根據犯罪同時性原則,他必須在實施謀殺行為時具有故意和違法意圖,才能被定罪和處罰。
總結來說,犯罪同時性原則是指在故意犯罪中,行為人的故意和違法性必須同時存在,以確保對行為人進行合理的定罪和處罰。
 

慧欣

Guest
犯罪同時性原則是指,只有在行為人實施犯罪行為時,同時具備違法性、有責性和故意或過失時,才能成立犯罪。

違法性是指行為違反法律的規定,有責性是指行為人具有刑事責任能力,故意或過失是指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和行為後果具有認識和預見。

如果行為人實施犯罪行為時,違法性、有責性和故意或過失不同時存在,則不成立犯罪。
例如,行為人預謀殺人,但在實施犯罪行為前被警察逮捕,則不成立犯罪。因為在行為人實施犯罪行為時,違法性和有責性不同時存在。

犯罪同時性原則是保障人權的重要原則,它防止了國家對公民進行任意處罰。
 
留言
J

June

Guest
指行為人實現不法構成要件時,應同時存在罪責,亦可稱「同時存在原則」、或「同時原則」。必須注意:該名詞可能與「故意與行為同時存在原則」產生混淆。因此在討論「同時性」的問題時,宜先確認「同時存在」的討論對象,是「故意」或「罪責」。
 
留言
R

Raymond

Guest
犯罪同時性原則(Simultanitätsprinzip)是針對故意犯罪的一項定罪原則,是指,犯罪構成要件的客觀部分實現之時,其故意也必須存在;且相應行為具有違法性與罪責。

也就是說,行為人必須在犯罪構成要件的客觀部分實現時,具有犯罪的故意,且該行為在客觀上符合犯罪構成要件,並具有違法性與罪責,才能構成故意犯罪。

例如,甲在 2023 年 11 月 25 日晚上 10 點,在台北市中正區持刀刺傷乙。甲的行為在 2023 年 11 月 25 日晚上 10 點實現了傷害罪的客觀構成要件,甲在刺傷乙之前就已經具有傷害乙的故意,且甲的行為在客觀上符合傷害罪的構成要件,並具有違法性與罪責。因此,甲的行為構成傷害罪。

如果甲在 2023 年 11 月 25 日晚上 11 點才產生傷害乙的故意,則甲的行為不符合犯罪同時性原則,不構成傷害罪。

犯罪同時性原則的目的在於確保行為人的行為與其主觀故意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如果行為人的故意與犯罪構成要件的客觀部分發生時間差距,則很難認定行為人的行為是出於主觀故意,從而導致定罪困難。

犯罪同時性原則在台灣的刑法中並未明文規定,但在司法實務中卻被廣泛適用。
 
留言

桃園iPhone維修淡水裝潢統包

若您希望獲取更多相關資訊,敬請加入掌握最新法律資訊!
官方LINE台灣法律論壇[臉書社團]